日前,第八届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百人会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就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政策调整、碳中和目标下国际合作与政策协同、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及产业投资与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在“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黄刚发表演讲,分享了其在商用车智能化方面的初步实践。
黄刚首先简要介绍了嬴彻科技的相关情况。据了解,嬴彻科技是一家从事商用车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目前嬴彻轩辕自动驾驶系统,包括四个层面的技术:第一,针对重卡自动驾驶的独有算法,从感知、地图定位,到规划和控制;第二,高度安全的平台层软件架构SDK;第三,车规级的自动驾驶高算力计算平台;第四,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接口技术。
另据了解,嬴彻轩辕已与主机厂伙伴完成了ABCD四轮样车的试制和试装,累计完成超过200万公里的道路测试,151次的软件版本迭代,修复了2000多个软硬件问题。并且在2021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在多家头部物流客户的线路上开展试运营。
黄刚在随后的发言中分享了他在从事商用车智能化过程中的思考。他认为目前中国商用车智能化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会。首先是因为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理性的用户会选择具备TCO(总拥有成本)优势的智能化产品。“中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规模,”黄刚说,“比如有几百万台车规模的干线物流市场,以及像港口、矿区和物流园区等封闭场景,有实现无人化的机会”。
另外,黄刚认为,目前中国有非常有利的创新环境,包括政府产业政策、产业链资源、科技公司等创新力量,以及资本市场助力。同时在市场环境方面,比欧洲具有更好的落地环境推进自动驾驶从从L1到L2再到L4。
在分析了商用车智能化发展的大环境后,黄刚认为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是促进商用车智能化的关键。他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不仅需要商用车OEM车辆技术体系和整合能力,科技公司的软件算法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芯片和智能传感器等新兴零部件的能力;也需要商用车原有产业链的整体技术升级,包括线控底盘系统、汽车电子、HMI人机交互相关产品、甚至包括最基础的线束和接插件的升级。此外,除了技术领域,还会涉及到技术落地所需要的商业模式等领域的合作。“很难想象,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独自实现完整的能力闭环。”黄刚说,“所以我们应该以开放心态,互利合作,创新发展。”
黄刚在演讲中表示,前装量产是必须跨越的门槛。“我观察到目前国内OEM与科技公司有很多很好的合作,但是不少合作仍然停留在前瞻研究和示范项目阶段。”他说。黄刚认为真正能促进整个商用车行业智能化技术进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产项目。一是因为自动驾驶产品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经过汽车行业百年体系流程打造出来的产品,才能满足这一要求,才能进行规模化的商业投放。二是因为通过量产项目可以拉动整个商用车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
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2205 阅读物流降本再现新招,国家队用AI重构多式联运
1642 阅读16家上榜世界500强的物流供应链企业
1226 阅读如何评估供应链战略?使用这3个标准,让你的战略更全面
1149 阅读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
1133 阅读快递股大涨,申通涨停
1078 阅读京东快递西藏智能化布局再落一子
1094 阅读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103 阅读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7.25)
1077 阅读物流公司开始衰败的3个迹象
107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