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5年2月份为50.2%,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上升,升幅为2.1个百分点;期末库存指数持平,仍保持在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企业员工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0.4和6.9个百分点之间。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飚认为:2月份仓储指数出现回落,主要受节日因素影响,工作日减少,开工率和人员到岗率下降,货物周转速度有所减慢。但指数仍运行在扩张区间,新订单、期末库存、业务活动预期等分项指数保持较高景气水平,仓储业务需求稳定增长,企业备货积极、预期乐观,库存持续上升,显示仓储行业整体仍保持平稳向好运行态势。后期来看,随着天气回暖、经济继续向好回升以及大宗商品市场旺季到来,预计仓储业务需求仍有回升空间。
新订单指数为51.5%,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家电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化工产品、煤炭、食品、医药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53.2%,与上月持平。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家电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煤炭、食品、医药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6.3%,较上月下降6.9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机械设备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矿产品、食品、家电、医药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企业员工指数为48.5%,较上月下降3.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173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1070 阅读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967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031 阅读普洛斯携手极兔,以领先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包邮区”加速西进
929 阅读智加科技向顺丰速运交付超百台智能辅助驾驶重卡
920 阅读极兔上半年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
917 阅读供应链计划系统的蜕变:“计划工具”到“决策大脑”的进化史
862 阅读顺丰、申通、韵达冲进前五!
884 阅读DHL快递完成亚太机队更新计划
8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