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结论:国家邮政局与上市公司快递业务量的统计口径差异以及春节错期的影响是造成行业与公司1月增速差异的主要原因。
1)我们认为国家邮政局业务量统计按照揽件量统计,而A股快递企业按照派件完成量统计。
首先,邮政行业统计系统的快递业务量是是由已经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在各地市级邮政统计系统中上报汇总(我们认为有可能在基层统计过程中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关于统计口径,国家邮政局统计的前10大快递业务量城市排名中,我们发现金华(义乌)排名第二,而义乌作为全国小商品之都,集聚了大量卖家(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7中国淘宝村及淘宝镇名单显示,全国超过2100个淘宝村中义乌占113个,是全国最大的淘宝村集群),义乌的快递业务量主要以发件为主,因此我们认为邮政局的快递业务量统计口径为揽收量。
对于A股快递上市公司,根据各家公告披露,“收入确认按照快递业务服务完成的时点进行确认”,意味着其业务量统计口径是按照派件完成量统计,与邮局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邮局与上市公司业务量统计口径的差异会导致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点二者增速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考虑到19年春节较早(2.4-2.10,18年春节在2.15-2.21),对于加盟制快递企业,今年基层网点在1月25日左右(春节前10天)基本停止揽件,而实际派件仍在进行。对于统计揽件量的行业数据来说,1月25日以后的业务量急剧下滑,行业同比的增速明显放缓(去年1月数据不受春节影响)。对于统计派件量的上市快递企业,因为派件未停止,其所受春假放假影响相对较小。
假设行业统计口径与上市快递企业一致,均采用派件量,目前揽件与派件完成的时间差为56.84小时(约2.37天,数据来自国家邮政局2018年快递服务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我们测算行业1月派件量口径的同比增速为21.9%(重新测算的行业业务量为:45.2+1.46*2.37=48.66亿件,1.46亿为日均业务量,同比为48.66/39.9-1=21.9%),与上市快递企业增速相比相对合理。后期仍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剔除春节扰动的1-2月合计or19Q1整体业务量增速表现。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260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932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61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402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317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1032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968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852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877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9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