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中国相关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全时便利店华东及重庆总计不超过94家门店目前已全部被罗森中国“接管”。
这笔交易定于2019年1月上旬,交易通过门店转让方式进行。因此,要完成对门店资产的收购,罗森需要与被收购门店的房东业主达成接续手续。
《商业观察家》1月份获知了相关信息,随后向罗森方面求证,得到回复:“要等和全部房东谈完之后才可能公开消息。”
罗森方面的顾虑在于,一是担心影响罗森最终收购价(转让价)。二是怕影响全时北京和全时成都门店资产估值。
到目前,相关手续已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至于罗森为何会拿下全时华东和全时重庆。罗森中国区副总裁张晟曾表示,罗森做便利店收购,考量主要看三点,一看与罗森现有门店的互补性;二看与罗森自己开店的成本对比;三看与罗森战略重点的吻合程度。
罗森中国于2019年1月18日宣布门店数突破2000家。其中,华东市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是罗森店铺数占比达61%的第一要地,门店数超过1220家。罗森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也在华东区域市场,力图实现华东区域整体领先(上海市场,全家已形成较高市场覆盖密度)。因此,全时华东门店资产有助于持续提升罗森华东区域市场的覆盖密度。
罗森重庆区市场则是仅次于华东区的第二大区域市场。在罗森中国破2000店时,其重庆市场门店数为207家,占比1/10左右。
这个门店数显示,罗森在重庆有发展基础,做收购行为有消化、整合相关被收购资产的能力。同时,这个门店数也意味着,要形成更好市场影响力,及实现鲜食业务更好竞争力,罗森重庆可能还需要持续做大重庆市场的门店覆盖密度。
通过收购方式,能更快速实现这点。
至于被收购资产,全时方的情况是,受困于大股东复华集团的财务危机,全时便利店当下正通过分拆、分区域方式出售全时便利店相关资产。
早前,有市场人士曾告诉《商业观察家》,在罗森接洽全时华东和全时重庆店铺时,全时当时曾流露出要保留北京市场业务的想法。
2018年11月10日时,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等一行在检查2018年北京重要民生项目落实情况时,也视察了全时便利店雍和大厦店。
这似乎显示,全时北京可能会保留经营。
然而到2018年年底时,《商业观察家》却获知全时便利店进入尽调阶段,可能跟相关机构签了排他尽调协议。
随后于2019年传出,银鹭集团创始人之一蔡学彦收购全时北京。北京全时、天津全时、成都全时的微信公众号主体都已经变更为北京、天津、成都山海蓝图商业管理公司,蔡学彦、赵波兰各持这三家公司50%股份。
北京市场是全时便利店核心资产。一方面,作为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容量大,单个城市的门店容量就可以养活一家后端鲜食工厂,所以,一线城市的单店价值高。另一方面,北京也是全时便利店形成足够覆盖密度的城市市场。高峰期曾开设到350家左右门店,当时可能是北京便利店门店数第一。
作为便利店来讲,密度很关键,有密度才有价值。太分散,一个城市零零碎碎几家店,十几家店,没太多价值。
但由于全时便利店(北京)的负债情况可能比较复杂,与股东集团(复华)等关联公司有些交叉担保等情况,让一些潜在买家担心会踩到“暗雷”。加上全时北京的门店数从高峰期350家左右,持续降到近期的260家左右。让一些潜在投资者担心全时北京门店的资产质量情况,以及收购后的整合风险。
此次,随着罗森收购全时华东、全时重庆,以及蔡学彦收购全时北京的传闻。全时便利店的售出故事也将要划上句号了。
只是想起从2015年,全时意气风发提出“年内千店,5年万店”计划,到目前仅过了四年时间就黯然收场,恍若隔世。
零售业的经营壮大需要规模,但要可持续获得规模却非常难。真正发展成为全国性大体量经营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的几家企业,大部分的冒险、”冒失“则都成为了”话题“。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337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967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7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416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345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1074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975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919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873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83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