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
闻道-供应链思维
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曾任达达快送总裁和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CSO)
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曾任达达快送总裁和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CSO)
马丁·克里斯托弗2000年论文《敏捷供应链》提出,面对市场动荡,企业应从“精益”转向“敏捷”供应链,以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构建竞争优势。
当前软件行业正经历根本性技术范式转移,AI尤其是生成式AI和AI智能体正重塑企业供应链系统架构。本文深入分析Blue Yonder、Manhattan Associates、SAP、Oracle、Kinaxis、o9 Solutions和OMP七家关键供应商的AI战略、产品路线图与技术基础,探讨其在智能体、知识图谱、生成式AI等领域的差异化路径及未来趋势。
全球三大供应链协会ASCM、CSCMP和ISM各自起源于不同专业领域,现均聚焦“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文章对比其发展历程、影响力及认证体系,揭示其在行业中的战略定位与协同生态。
杰伊·W·福瑞斯特1958年发表的《工业动力学》开创性论文,首次提出将企业视为动态反馈系统的管理新思维,奠定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企业普遍奉行垂直整合模式,将供应商视为交易对手。1983年,彼得·克拉杰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采购必须成为供应管理》,提出采购应从运营职能转变为战略职能,为战略采购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战略采购”逐渐成为管理咨询和学术界的重要概念,强调通过系统性支出分析和市场洞察,制定与企业战略一致的长期采购策略。科尔尼咨询在推动战略采购落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先后提出了“战略采购7步法”和“采购棋盘”,为企业提供结构化流程和战略分析工具。同时,科尔尼还开发了“采购卓越性评估”(AEP)和“供应链管理资产回报率”(ROSMA℠)等量化工具,帮助企业衡量采购绩效并推动持续改进。尽管科尔尼的方法论体系结构严谨、战术丰富,但也存在流程僵化、市场权力视角狭隘、分析静态化等潜在局限。最终,战略采购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工具和框架,更取决于顾问的经验和客户对方法的灵活应用。